:::

淡江資傳,用愛與專業,點一杯「淡水人文歷史、去冰」

新聞稿:2012
張貼人:張士厚公告日期:2012-05-27
101.5.27淡江大學新聞稿
淡江資傳,用愛與專業,點一杯「淡水人文歷史、去冰」
淡江資訊傳播學系學生於本學期至殼牌倉庫,以拍攝紀錄片的方式,向在地的文史工作者點了一杯「淡水人文歷史」,用一學期的時間,細酌品味淡水的在地文化歷史。在採訪的過程中,學生除了了解殼牌倉庫的歷史以外,也察覺殼牌倉庫所儲存的記憶對在地的學生、觀光客、部分居民而言,似乎隔著一道無情又冰冷的牆。是故,學生以殼牌倉庫故事為出發點,紀錄殼牌倉庫的歷史,並述說殼牌倉庫在淡水歷史發展中所扮演的貿易角色。該紀錄片於5月27、28日辦理成果發表會--「去冰」,期望透過紀錄片的拍攝,去除大家對歷史人文的冷漠,甚而能喚起對世代子孫賴以生存的土地之關懷與熱誠。
淡江資訊傳播學系27位大二學生,修習楊智明助理教授的「說故事與腳本企劃」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運用所學的傳播專業知識與技巧,為淡水地區的在地文化加以紀錄與發聲,楊智明告訴學生:「既然要進行專業知能服務,服務的定位不僅是做免費義工,更要以學習為主的專業服務。」修課同學分為拍攝組3組與統籌組1組,分別拍攝「黏稠的記憶」、「鏗鏘那年」、「埠憶」與統籌紀錄拍攝過程。「黏稠的記憶」是紀錄殼牌倉庫的歷史與其認定為古蹟的過程;「鏗鏘那年」則從鐵路運輸的角度,探討殼牌倉庫於國內貿易歷史中曾有之經濟地位,並表達與在地人文的情愫與羈絆關係;而「埠憶」則以對外海港與空港的運輸,描述當時淡水對外貿易之經濟發展與人文社會情境。課程同學協助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拍出的4支紀錄片在52728的發表會中上映。
楊智明認為學生透過專業服務的過程,可以學習到課本以外更多的經驗。例如,學生在與相關單位進行聯繫時,因缺乏寫信禮儀,遭到該機構首長的訓斥,學生很害怕的跑來跟楊智明老師表明:『怎麼辦,對方好像很生氣』,「但我覺得這種經驗就是課堂上無法教給學生的,從此以後,他們就會知道寫信時,應該注意禮貌與應對,我還特地寫了封信去謝謝對方。」
實際參與拍攝紀錄片的過程給了學生許多價值觀的改變。導演資傳系同學林昆良表示:「其實我以前很討厭抗議,但我現在對於『抗議』這件事情,我會去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選擇抗議,會更深入的去了解他們抗議的訴求及原因。」另一方面,在與淡水地區文史工作者互動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有了許多新的省思。林林昆良也提及:「這些文史工作者處事的認真態度,讓我敬佩與效法,在製作及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也用同樣認真的態度,盡力完成。」而負責統籌工作的組長同學陳俞諠也說明這些文史工作者給她的感動:「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情,讓我看見了在地關懷的重要性,我們(淡江學生)也算是半個淡水人,也應該要對這塊土地付出更多關懷。」
淡江資訊傳播學系師生期待透過這些紀錄片上映,打破更多在地居民、觀光客、學生對這片土地的冷漠,故此將發表會命名為「去冰」。當課程進行到這裡時,讓我們深覺參與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的教師與學生的心中,早已細細品嚐了一杯雋永回味的「淡水人文歷史、去冰」。
新聞連絡人:曾華英0919902512
附加檔案:
最後修改時間:2013-12-16 PM 3:02

cron web_use_log